Skip to the content
邊緣青少年服務中心
首頁
認識我們
我們的緣起
我們的宗旨
我們的願景
媒體報導
邊緣故事
我們的任務
關懷邊緣青少年
準備關懷聯絡網
幫助我們
公益徵信
與我們聯絡
選單
首頁
認識我們
我們的緣起
我們的宗旨
我們的願景
媒體報導
邊緣故事
我們的任務
關懷邊緣青少年
準備關懷聯絡網
幫助我們
公益徵信
與我們聯絡
邊緣青少年也是成長中的青少年
有稜有角、也有脆弱和可愛的面貌
邊緣故事分享他們刺蝟外表下的不同面貌 !
我要我的孩子跟我有不同的命運
一開始在校認識她,幾乎都在睡覺,但只要清醒都能跟著上課。了解後才知道她個性急躁、活潑,在同儕眼中是個大姊大。她說國小時被霸凌,國中時期也學會用打、罵,來處理事情。 她說:我現在17歲,懷孕了。從小我爸就是流氓,曾帶我出生入死,現在人在監獄。我媽,在我小時候就因爸出軌離婚後,因毒品案件進出監獄。我是由爸爸的乾姊(傳說的大姊大)照顧長大。 ..
她又說:我希望我孩子身分證背後是有爸爸的名字,不希望孩子跟我一樣,身分證背後寫著父親欄「無」。
她學習如何準備、照顧孩子。看到她成為母親那一刻的柔光,沒錯…!這是愛!!每個人都存有的。
面對孤獨並努力生活的阿魚
14歲認識她至今已三年。個性內向、壓抑,平常少話,直到現在才可以道出很多面對生活的點滴。
她說,小學時期,父親因賭博敗掉家和婚姻,開始租屋還債的生活。父親因此上夜班,她也開始獨自面對黑夜。雖偶有同儕夜晚陪在租屋處外的階梯聊天、喝酒,但很多時候還是感到孤獨。
她說,現在已經習慣孤獨,努力半工半讀,分期繳交學費……會羨慕同伴都由家人幫忙繳交費用。她也在不斷努力中,唸到高三。聽了真是揪心,也由衷的佩服。如今17歲的她還會面對很多生活的挑戰。
我心想,一路走來要讓堅強及年輕的她知道,我們會陪她一起走一段,並在他心裡留下一畝溫暖田地。
種子不知不覺萌芽
認識他到現在已經有10年,他是受父母家暴又遺棄的小孩。 剛認識時他最多的回應「不知道、不要」,大都是拒絕的。 第一次來飛young舘時,他也到處走,社工提醒規則、界線後才開始學習規矩。 他結束安置後,自己一人在外租屋,主動跟我們聯繫,我們接續關懷陪伴, 有復甦活動就邀請他參與,雖他每次都只參與烤肉項目。 ..
他現在工作穩定,有一些存款,邀請他成為種子青年,提供自己可以做的服務。 他馬上回答說:…『只要我時間可以,我都可以服務。』 現今他已經參與過洗車、採買搬運飛young舘的食物服務、佈置咖啡屋… 結束後主動會說,『下次是什麼時候記得要說』。 他轉變了、變得柔軟、變得有自信、 願意將溫暖的那一面,跟我們一起,散發出去。
我賺錢養自己,我驕傲!!
識他一年的時間。第一次見面時他是下了班醉醺醺的模樣。 今天他很清醒,說了很多自己的成長歷程。
……『爸不像爸!幾乎沒清醒過!進出監獄多次』。
……『母相處過,但是還是會有餓肚子的機會。只能投靠外面的朋友哥哥活著!』
……『不喜歡到校念書!因為14歲要賺取自己的生活費,不然錢從哪來?』 他得意地說:『我跟爸不一樣,我雖會喝,但我會工作!我不一樣!我賺錢養自己。』
是的,他可以很驕傲地說:“我為了自己而活…”。但我也看到他面對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容易!在我還14歲時,只需顧慮學業功課,而他卻需要為了基本需求而努力,真是值得被尊敬!
阿原的冒險1
阿原國中結業後,沒有繼續升學或打工,幾乎整天都窩在家裡滑手機、看影片,我們想帶他出去吃飯,他卻嫌環境吵、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堅持不在外面用餐。 幾次想邀約他來咖啡屋,他卻都在前幾天反悔,要我們改天再約他.......
看著阿原不願走出家門…,最後,我們試著以帶他買喜歡的綠豆沙為由,終於,成功的開車載著他逛逛…買完綠豆沙再回家玩桌遊。
阿原的冒險2
我們認識阿原時,他幾乎足不出戶,沒去上課也沒打工,整天待在家裡, 起初我們邀請他在外用餐,他總是馬上拒絕,因為不喜歡人多的地方。 隨著認識的時間拉長,我們陪著他,他也開始願意慢慢一步步走出家門,試著去不同的地方...。
有天他還沒吃午餐,問他要不要去吃麥當勞,順便帶著桌遊去玩, 他想了想點點頭。 沒想到平常都只跟我們買了得來速就急著要回家的阿原, 這次終於願意一起坐在餐廳用餐了!
阿原的冒險3
有次我們與阿原一起玩比手畫腳,其中一個題目是打羽球,沒想到阿原對羽球很有興趣,聊到之前學校體育課最喜歡羽球,我們也靈光一閃,跟阿原說正好我們知道有塊空地可以打羽球,又沒人會來干擾,阿原聽了顯得心動,反覆與我們確定那邊是否沒有其他人,我們說可以先拍場地的照片給他看,讓他有心理準備,終於阿原答應,下次就與我們一起去打羽球....
到了約定當天,阿原期待地坐上我們的車,一起到惠爾,我們帶著他在空地打羽球,他動作有些生疏,卻仍一次次彎下腰去撿球、再發球,與我們一來一往對打...... 雖然他仍戴著口罩,但看他笑的眼睛都彎起來了。 回程車上,我們聊到暑期的戶外冒險體驗活動,原以為他會拒絕,但這次阿原卻是點點頭,說他也許可以參加。
阿原的冒險4
這一次,我們試著邀阿原參加再生練習曲, 他一聽到有娃娃的攤位,竟然一口答應,讓我們意想不到。 活動當天,開著車去家裡接他,他一聽到我們車聲抵達,馬上就開門走出來,顯得非常期待。
到了現場後, 他似乎被現場的人多嘈雜給震懾住了, 連娃娃都不太敢去翻看,只小聲的說沒有自己喜歡的。 我們陪他坐在套圈圈攤位的後面,稍微遠離人群,
他默默的看著、待著,如同個觀察家... 這個場面是他從來沒有經驗過的,
雖然陌生,又顯得有些緊張, 但也靜靜地跟著我們待了兩三個小時。
種子青年的萌芽
小曾是一位沒有家庭支持,從16歲就開始靠自己獨力在外打拼的年輕人。 如今他已經27歲,成為我們的種子青年 很,願意回餽一些比他年幼的邊緣青少年。
當他遇到一些生活事件時 ,就會回來詢問。 這次,他來詢問一則新聞:聽說吃下治療過動症的藥,可提升腦部活化,讓人變得更聰。....
這時,旁邊坐的另一位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就直接分享自己曾經使用該藥物的副作用。小曾聽了開始猶豫、並思考是否適用該藥,不再向過去一般的固執己見。
看到這幅美好畫面,感動年輕人彼此珍惜、真誠分享,互相激盪,支持團體的輪廓開始出現。祈擣他們能彼此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慢飛
下班後與同事一起去買晚餐,我在車內等著,遠遠看到同事拍拍一個人的肩牓,心中納悶是誰?卻見他往我這邊走來,定睛一看,原來是兩年多未見的小元。這兩年來只聽說他酒精成癮的父母都在他照顧下平安過世,原來他租房子安頓父親,替父母負擔勞健保費,這一切全靠他近四、五年來日以繼夜的工作。
小元主動地大方與我招呼,我開玩笑地說:『好久不見,我想你可能忘記我們了。』
小元的回應讓我驚訝又感動:『怎麼可能!你們永遠都在我心中』說時,用拳頭握住拳頭重重敲自己的胸口。並說要找時間見面。問他今年幾歲.?『32歲』!
道別後,一幕幕的故事畫面湧上………. 認識他是國二,曾經翹家、偷竊、轉到機構的學生,周末都到『惠爾』。我們幫他上高中、找工作,直到畢業,始終不願工作,為此跟我們鬧翻,去當大哥跟班…但覺得沒有尊嚴…我們適時的把他找回,邀他參加一個月單車環島後介紹一份壓力較輕的工作,半年後他有能力自己找到便利商店的工作,漸漸上軌道,也就逐漸放他單飛…‧
more更多邊緣故事